伍子胥个人简介
伍子胥,名员,字子胥,春秋时期楚国人,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、谋略家,也是吴国的大夫。他出生于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,自幼聪颖过人,文武双全。伍子胥的父亲伍奢因忠诚于楚王而被封为太子太傅,但不幸因直谏被楚平王所杀,伍子胥因此逃往吴国。
在吴国,伍子胥结识了公子光(后来的吴王阖闾),并协助他刺杀吴王僚,夺取王位。随后,伍子胥在吴国政治和军事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,他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,并帮助吴国训练了一支强大的军队。他与孙武联手,在柏举之战中大败楚军,并攻入楚都郢,为吴国取得了楚国的领土。
然而,伍子胥的晚年并不顺利。他与吴王夫差产生了矛盾,并遭到太宰伯嚭的排挤和陷害。最终,在吴王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后,伍子胥被迫自尽。在自杀前,他要求将其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,希望以此见证越国灭吴。
伍子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他的智勇和深沉的战略眼光,以及他对吴国的巨大贡献,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不朽的人物。后世许多历史学家和思想家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,认为他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英雄人物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伍子胥在吴国的具体贡献有哪些?
伍子胥与公子光的关系是如何发展的?
伍子胥在柏举之战中的具体表现如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