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技术支持 > “历历如贯珠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历历如贯珠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历历如贯珠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历历如贯珠”出自明代胡宗仁的《立秋后夜起见明月》。

“历历如贯珠”全诗

《立秋后夜起见明月》

明代 胡宗仁

深夜见明月,渐低西南隅。

光华射虚檐,照我床头书。

开函见细字,历历如贯珠。

老眼未能读,惆怅坐庭除。

风生梧叶鸣,光景殊萧疏。

昨方入秋序,清凉便有余。

《立秋后夜起见明月》胡宗仁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立秋后夜起见明月》是明代胡宗仁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译文:

立秋之后的夜晚起来看见明月,

逐渐降落在西南角。

月光穿过虚空的屋檐,

照亮了我床头上的书。

打开书信看到细小的字迹,

清晰如同串起的珍珠。

年老的眼睛无法阅读,

心中感到惆怅,独坐庭院中。

微风吹动梧叶并发出鸣声,

光景变得寂静而稀疏。

昨天刚刚迎来了秋天的序幕,

清凉已经多了起来。

诗意: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中的景象,诗人在立秋之后的夜晚起床,看见明亮的月光逐渐降落在西南方。月光透过屋檐的空隙,照亮了诗人床头上的书籍。当诗人打开书信,看到细小而清晰的字迹,他年老的眼睛无法辨认,坐在庭院中感到惆怅。微风吹过梧叶,发出鸣声,周围的景色变得静谧而稀疏。诗人提到昨天刚刚迎来秋天的序幕,感受到了清凉的气息。

赏析:

这首诗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岁月流转的感慨。诗人观察到月亮的降落和光线的穿透,给他的生活带来一丝明亮和温暖。然而,他年老的眼睛已经无法阅读清晰的字迹,这让他感到惆怅和无奈。诗中的庭院和梧叶鸣声,以及清凉的气息,都给人一种宁静而凉爽的感觉,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。

整首诗情感细腻,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寂寥的夜晚场景,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的思考。这首诗体现了胡宗仁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力,值得我们品味和欣赏。